牧草栽培技术习题库---简答题参考答案
日期:2016-07-11 00:00:0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963

 

牧草栽培技术习题库---简答题参考答案

 

1.   :牧草依据牧草寿命和发育速度不同可分为:一年生牧草、二年生牧草、多年生牧草(又可分为短期多年生牧草、长期多年生牧草)

2.   :补播的意义:草地建成后,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草地形态也必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包括进展演替和退化演替两种情况的相应变化。退化演替鼠类土丘的覆盖,凸凹地段缺水或水淹造成的牧草死亡及局部性严重超载过牧等形成秃斑地,使草地失去或基本失去利用价值。促使草地进展演替的办法很多,而补播就是众多方法中最可取的一种,因为它可改善草地植物群落的结构配置,修复局部裸地和退化地,促进退化草地的进展演替,维持草地形态的持续稳定,提高草地的生产能力。选择补播草种的原则:一是尽量满足补播草种与受补草地中相应草种在植物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特征、特性上具有最大的同一性或相似性。二是补播草种必须与补播目的相适应。

3.   :春性禾草要通过春化阶段需有较高的温度且持续时间短,在播种当年即可形成生殖枝(拔节、开花、结实)。因此,春性禾草的成年草丛以生殖枝和短营养枝为主。冬性禾草要通过春化阶段需有较低温度和持续较长时间。因此,在春播当年不能形成生殖枝,而只有第二年,甚至第三年才能形成生殖枝。

4.   :多年生牧草与一年生牧草比较其根系发育有以下特点:(1)多年生牧草根系庞大,一年生牧草根系发育远不如多年生牧草(2)多年生牧草根系入土较深。多年生牧草,其根系入土均比一年生牧草深。(3)大多数多年生牧草根系每年都继续生长,多年生牧草根系重量一般表现出随草地年龄的增加而增长。(4)多年生牧草根系寿命长,在生活第一年的生活小周期后不死亡,一年生牧草根系寿命短,一年内完成其发育周期后,在冬季死亡。

5.   :根据双名法植物分类系统,栽培牧草可分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除豆科、禾本科牧草外其他科牧草。

6.   :分蘖是禾草生活中具有很大意义的一个重要适应特征。分蘖促进植物比较完全地利用土壤营养物质,因为每个枝条都能形成自己的根系。有利于植物扩大营养面积,加强其占据地面的能力,形成大的物质(饲草),同时间接地促进禾草个体的营养繁殖。

7.   答:晒种处理、热温处理、沙藏处理。

8.   :可分为以下九个阶段:出苗期(返青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收获期,再生期。

9.   :(1)夏秋分蘖形成的枝条,生长旺盛而强壮,因为该枝条是在已达到开花结实的母枝上发育的,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供应。(2)夏秋分蘖是处在短日照情况下,气温也逐渐降低,从而限制枝条向上生长的进一步发育,生命活动转向形成芽和枝条,因而夏秋分蘖的时间长,能形成较多的分蘖,枝条生长也较强壮。

10. :(1)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2)根据牧草的形态适应性(3)根据混播牧草地的利用年限(4)根据混播草地利用方式(5)根据混播成员间的协调性(6)根据家畜的种类,饲养方式和消化率。

11. :(1)单位面积产量高而稳定(2)混播牧草品质改善,营养完全(3)混播牧草易于收获调制(4)减轻杂草病虫害(5)恢复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12. 答:间作套种后在田间形成的作物复合群落,既有相互依赖互济共生的一面,也存在着互相竞争矛盾和排斥的另一面。合理搭配作物,确定适当的配置比例,适宜的农业技术措施是扬长避短、发挥间作套种优势的重要技术环节。

13. :马铃薯块茎及其副产品可作为高产多汁饲料和淀粉能量饲料来被广泛利用。马铃薯不仅块茎可以直接饲喂畜禽,茎叶也可饲用,干物质含量为20%--50%。除脂肪含量少外,干物质中粗蛋白、碳水化合、铁和维生素含量均显著高于玉米和小麦。生物学特征:(1)生长生育特点:当马铃薯种薯播种后芽眼的幼芽开始萌发形成初生芽,随后在初生芽的基部生长出幼芽。在幼芽出苗前就形成了相当数量的根系和一些胚叶,出苗后5--6天就会有4--6个叶片展开,根系开始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营养供幼苗生长,同时幼苗继续可从种薯中不断得到碳水化合物及其它营养物质。种薯的营养供给作用可持续到出苗后的30天。马铃薯出苗后15—25天匍匐茎停止伸长,顶端开始膨大。当马铃薯开花结实既将完成,茎叶生长渐趋缓慢或停止。(2)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温度:马铃薯适宜在冷凉气候条件下生长,既不耐高温又怕过分寒冷。水分:马铃薯虽较耐旱,但在生育期内仍需要适宜的水分条件。土壤和肥料:马铃薯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十分严格,但适合在土层较、土壤通透性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地中生长。

14. :经济价值:普通红豆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除蛋白质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它是一种很好的蜜源植物。生物学特征:普通红豆草喜欢干燥温暖的气候,抗旱性强。它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普通红豆草播种后条件适宜,约6—7天即可出苗。刚出土的子叶色黄而小,见光后生长加快。出土后5--10天长出第一片真叶,以后大约每隔3—5天,出现一片叶子,第二片真叶后为奇数羽状复叶。普通红豆草是冬季发育类型的植物,春播当年能形成一些短的营养枝,不能产生生殖枝和开花结实。春季萌发和刈牧后枝条萌发的部位有两处:一处是茎下部叶腋处萌发;一处从根颈上萌发。普通红豆草播后第二年起开花,花期长达2个月之久,两年以上的植株花期更长。普通红豆草属于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自花不实。

15. 答:经济价值: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家畜、家禽的优良精饲料和优良的青饲和青贮原料。玉米是高产作物之一,在一般地力水平下,籽粒每公顷可达3000—4500㎏;专做青贮密植栽培时,乳熟期到腊熟期每公顷产鲜草5万到6万㎏;青刈栽培可产鲜草2万到6万㎏。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和医药原料,是中耕作物,也是很好的倒茬作物。生物学特性:玉米为喜温作物,对温度的要求因品种而异,玉米为短日照植物,在8—10h的短日照条件下开花最快。玉米对氮的要求远比其他禾本科作物要高,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各类土壤均可种植。玉米的生育期一般为80—140天。

16. 答: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当的温度;光照。

17. 答:牧草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氧气;适当的温度;光照。萌发过程:吸涨;水合与酶的活化;细胞分裂和增大;胚突破种皮;长成幼苗。

18. 答:饲用价值:鲜草产量中40%--50%为叶子,再生草中达60%80%以上。各类家畜均喜食,容易调制成青干草。生物学特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种子寿命短。春播78天萌发,约50天进入三叶期,播种当年只开花不结实。第二年返青后6065天进入拔节,在1315天进入抽穗,抽穗710天后进入开花,花后2025天种子成熟。

19. 答:(1)大豆是典型的C3植物(光呼吸植物);(2)大豆是含蛋白质﹑脂肪比较丰富的高能作物;(3)同化器官光合产物分配的局限性与光照不足的矛盾;(4)植株碳﹑氮供需关系不协调。

20. 答:饲用价值紫花苜蓿使各种家畜的上等饲草,不论是青饲﹑放牧或是调制的干草﹑靑贮,适口性均好。营养价值高,总能量﹑可消化率﹑代谢能和可消化粗蛋白质均比较高。生物学特性:紫花苜蓿的适应性较广,喜温暖﹑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条件和干燥疏松﹑排水良好﹑高钙质的土壤生长,属长日照植物,它的寿命很长一般2030年。

21. 答:饲用价值:紫羊茅是耐牧性很强的下繁草,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每公顷产鲜草约15000㎏。生物学特性:为长日照中生禾本科牧草,抗寒耐旱,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在北方一般都能越冬。但不耐热,耐阴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范围宽广,抗病虫性较强。

22. 答:(1)疏松根层﹑破碎土壤;(2)加深耕作层(3)恢复土壤结构,促进土壤熟化(4)翻埋肥料﹑纳蓄降水(5)消灭残茬和病虫草害。

23. 答:纯净度高,籽粒饱满匀称,生活力强,无病虫害,含水量低。

24. 答:轮作的核心就是增进和维持地力,从稳定地力中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种植业得以可持续发展。

25. 答:有机物生产;土壤更新;土壤养分的有效化;病虫害的自然消亡;经营过程中的统筹兼顾。

26. 答:牧草的区划是科学种植牧草的前提,对引种栽培建立人工草地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对草业生产和发展畜牧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7. 答:(1)以自然规律为主,把自然规律与农牧业经济规律结合起来。(2)在同一草种栽培区内,其自然条件﹑农牧业发展方向﹑布局和关键措施必须相对一致。(3)区划线基本不考虑行政界线,但在两者想接近时,尽可能使两线相吻合。(4)在同一区划区应保持地域连片而不可分割,同一区划内的垂直差异不作为区划原则。

28. 答:萌发过程:吸涨;水合于酶的活化;细胞分裂和增大;胚突破种皮;长成幼苗。

29. 答:方法:窄行条播;宽行条播;方形穴播。窄行条播,行距通常为15cm,宽行条播的行距视牧草种类﹑栽培条件不同而有30456090120cm,方形穴播一般多采用60×60cm60×80cm的株行距。

30. 答:施肥;灌溉;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

31. 答:(1)除个别草种外,绝大多数牧草种子很细小且数量多。(2)储藏营养物质较少(3)少量的营养物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绝大部分消耗掉。

32. 答:(1)为畜牧业提供高产优质的饲草饲料;(2)为发挥优良畜种的生产性能提供物质保障;(3)是现代畜牧业集约化经营的前提;(4)是稳定畜牧业周年高效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

33. 答:轮作是指在作物栽培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计划种植的各类作物,科学地按它们的特性及其对后茬作物的影响,结合它们的栽培体制,以维持地力为目的从时空上排成一定次序,分别种植在相应地块中,保证每块地都按照这个次序周而复始地轮换种植的方式。轮作的基本原理:有机物的生产;土壤更新;土壤养分的有效化;病虫害的自然消亡;经营过程中的统筹兼顾。轮作作用:联系农牧结合的纽带;充分用地养地;减轻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

34. 答:中耕是在苗期进行的一项作业,目的是疏松土壤,增加地温,减少蒸发,灭除杂草。培土就是将行间的土垄在植物根部的一项措施。

35. 答:生长和发育分别体现个体生活中量和质的变化,生长是量的积累,发育是质的转变,生长的方式决定于发育的质变。生长表现为器官和个体体积或重量的增加。一般是生长在前发育在后。生长发育,发育生长是交替进行的。

36. 答:(1)改善耕层构造(2)清除作物的根茬,翻埋肥料,使有机物等物质与耕层的土壤较均匀混合,以便于腐熟和加快分解,提高土壤肥力。(3)增加土壤蓄水﹑保肥能力,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活跃土壤微生物区系,改善速效肥供给状态,充分满足牧草﹑作物生长富裕的需要。(4)清除田间杂草,消灭病虫害寄主,平整土地,俢沟做畦,改善土壤环境和种植条件。(5)为播种﹑出苗和牧草﹑作物正常生育提供一个上虚下实的种床和良好的耕层条件。

37. 答:牧草根系的生长除其生物学特性外,还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在这些环境因素中,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养分,光照及刈牧等是根系生长的重要因素。

38. 答:温度,光照,水分,气体,土壤。

39. 答:空间隔离;时间隔离;高秆作物和自然屏障隔离。

40. 答:()破除休眠:1.机械性处理 是利用除去谷子皮壳的老式碾米机进行碾磨,以擦破种皮起毛但不致破碎为原则,如果是种皮产生裂纹而导致水分进入。2.温水处理 对浸种水温通过变温和高温处理都可使种皮膨胀软化,进而产生微裂使水分进入发芽。3.化学处理 利用无机酸﹑盐﹑碱等化学物能够腐蚀种皮和改善通透性的作用,促进萌发,从而提高发芽率。(二)清选去杂:杂质多﹑净度低的播种材料,应在播前采取必要的情绪按措施,许多豆科牧草的播种材料常含有夹壳,禾本科牧草常含有长芒﹑长绵毛﹑稃片﹑颕壳和穗轴等附属物,这些影响播种质量的杂物应在播前尽可能去掉。(三)包衣拌种:经过包衣处理的牧草种子,播种后能在土壤建立一个细微的适合于萌发的环境;对携带有芒或长绵毛的和本科牧草种子,包衣过程中可使芒和毛脱落或与种子丸成颗粒状,同时加重种子的重量,从而提高流动性便于播种;对于豆科牧草种子,利用包衣可接种根瘤菌,能有效提高固氮效率;利用包衣技术也可把肥料﹑灭菌剂﹑杀虫剂等与种子丸衣化,从而提高播种质量和促进牧草生长发育。

 

核发:admin 点击数:963 收藏本页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分享到
相关链接

中国 青海

版权所有: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青ICP备20000887号

电话:0971-7664289 (院办) 地址:青海省西宁湟源县西大街13号 邮编:812100

统一管理入口